酢报
拼音cù bào
注音ㄘㄨˋ ㄅ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报答。《管子·侈靡》“成功然后可以独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 唐 尹知章 注:“既有独名,又有言名,然后可以至於承君之酢报也。”
基本含义
- 指报复,以恶报恶。
详细解释
- 酢,酸味的调料;报,报复。酢报意味着以恶报恶,采取报复行动以回应对方的恶意行为。
使用场景
- 酢报常用于形容人对待别人的恶意行为的回应。可以用于表达对敌对势力的反击,或者是对那些伤害自己的人采取报复行动。
故事起源
- 酢报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智者。相传,有一位智者受到了一个恶人的伤害,他决定用同样的方式回应。他在恶人家门前倒了一大桶酢,表示他要以酸味回敬对方。这个故事代表了人们对于恶人行为的不容忍,以及对于报复的渴望。
成语结构
- 酢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对我的恶意行为我不会酢报,但我也不会放过他。2. 面对挑衅,我们不应该以酢报酢,而是以善意回应。
记忆技巧
- 将酢报与“以恶报恶”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可以记住其基本含义。同时,可以联想到酸味的调料,帮助记忆酢报的意思。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可以帮助加深对于报复行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了我的朋友,我不会酢报,但我会告诉老师。2. 初中生:如果别人对我做了坏事,我可能会酢报回去。3. 高中生:我不赞成酢报这种行为,更喜欢用理智和善意来解决问题。4. 大学生:人应该学会宽容,而不是一味地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