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断籁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ànlài

断籁

拼音duàn lài

注音ㄉㄨㄢˋ ㄌ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不连续的管乐声。 宋 苏辙 《招隐亭》诗:“竹风吹断籟,湖月转车轮。”

基本含义

  • 指声音突然中断,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详细解释

  • 断籁是由“断”和“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断”指中断、停止,“籁”指声音、音乐。断籁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使用场景

  • 断籁常用于形容原本喧闹的场景突然变得安静,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突然停止说话或唱歌等。

故事起源

  • 《晋书·刘琨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晋时期,刘琨被任命为豫州刺史。有一天,刘琨的部下上表称豫州盗贼猖獗,请求增兵。刘琨看了表后,突然长叹一声,整个议事厅顿时陷入了寂静。这个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就形成了成语“断籁”。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在演唱会上,歌手突然断籁,整个场馆陷入了一片寂静。2. 会议室里本来热热闹闹的,突然间断籁,大家都停下了讨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在唱歌时突然断掉了声音,整个房间变得寂静无声。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声音、中断相关的成语,如“哑口无言”、“寂静无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玩耍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断籁,原来是飞机经过。2. 初中生:老师在讲课时突然断籁,大家都停下了说话,静静地听她讲解。3. 高中生:在比赛关键时刻,球员突然断籁,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拆字解意

断籁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