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刻画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à

刻画

拼音kè huà

注音ㄎㄜˋ ㄏㄨ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用文字描写或用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
    [构成]
    并列式:刻+画
    [例句]
    鲁迅先生成功地刻画了阿Q这个形象。(作谓语)
    [同音]
    刻划、克化

近义词

  • 描写、描画、描绘、描述、描摹、形容

英文翻译

  • 1.depict; describe; portray

详细解释

  • ◎ 刻画 kèhuà
    (1) [carving and painting]∶雕刻和绘画
    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郭沫若《游西安》
    (2) [depict;portray]∶精细地描摹,塑造
    刻画入微
    刻画英雄人物形象
    (1).雕刻绘画。《韩非子·诡使》:“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 郭沫若 《游西安》:“塔之基层四方各有一门,门楣原有刻画。”
    (2).谓精细地描摹,塑造。 唐 杜甫 《白盐山》诗:“词人取佳句,刻画竟谁传。” 宋 曾巩 《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诗:“心知万事难刻画,惟有醉眠知不忝。” 宋 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柯灵 《香雪海·我们曾经生活在泥淖里》:“剧中着力刻画的,是一家下等客店里的众生相。”
    (3).指过分地雕琢字句。 宋 曾巩 《<强几圣文集>序》:“气质浑浑,不见刻画,远近多称诵之。”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窃见今之所为诗人矣,撦撏以为富,刻画以为工。”

基本含义

  • 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详细解释

  • 刻画是指用文字、绘画等方式将人物、事物的形象、特征、性格等描绘出来。它强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和描绘,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使用场景

  • 刻画常用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以及日常交流中,用于描绘人物形象、事物特征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故事起源

  • 刻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夫子善言,冲其言而刻其章。”意为孔子善于言辞,他的言辞犀利而有力,能够精确地描绘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成语结构

  • 刻画是一个动词,由两个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刻”,后一个字是“画”。

例句

  • 1. 他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勇敢而坚韧的英雄形象。2. 这幅画刻画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3. 他的小说以独特的笔法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刻画这个词语:1. 关键词联想:将“刻画”与“绘画”联想在一起,想象用刻刀在画纸上刻出精细的图案。2. 反义词对比:将“刻画”与“模糊”进行对比,刻画强调细致入微的描绘,与模糊相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刻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形象生动”、“描绘细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动物的形象,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2. 初中生:这幅画刻画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3. 高中生:他的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刻画,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矛盾。以上是关于词语“刻画”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