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履仁在词典中的解释
rén

履仁

拼音lǚ rén

注音ㄌㄩˇ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躬行仁道。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需》:“躬体履仁,尚德止讼,宗邑以安,三百无患。”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群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我先帝廸畏天显,怀保小民,四十一年躋敬履仁,用能延洪基绪,式克至于今日。”

基本含义

  • 履行仁义之道,秉持仁爱之心。

详细解释

  • 履仁是指在行为举止中秉持仁爱之心,遵循仁义道德的准则。履指履行、实践,仁指仁爱、仁义之心。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仁义之道。

使用场景

  • 履仁常用于教育、道德、伦理等领域的讨论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高度赞扬,表示他们在行为举止中秉持了仁义之道。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关于孔子的故事,孔子曾经在卫国的时候,见到一位老人正在痛哭。孔子问他原因,老人回答说他的儿子死去了,但他却没有钱买棺木来安葬他。孔子深受感动,立即借给他一些钱,并亲自帮助老人安葬了他的儿子。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对于仁爱之心的践行,后来人们就用“履仁”来形容这种行为。

成语结构

  • 履仁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履”和名词“仁”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履仁,乐于助人,受到了大家的尊敬。2. 这个组织履仁的精神,积极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履仁”这个成语与孔子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像孔子一样,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时,立即伸出援手,秉持仁爱之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孔子的思想,了解他对于仁义道德的贡献,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之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孔子学习,努力履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履仁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道德准则,要在行为举止中体现出仁爱之心。3. 高中生:履仁是我们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品质,我们应该关心社会问题,为弱势群体发声。

拆字解意

履仁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