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教
拼音mò jiào
注音ㄇㄛˋ ㄐㄧ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不用言语的教导。 明 高启 《咏隐逸·朱桃椎》:“瞪视虽不言,默教意已周。”
基本含义
- 指默默地教导、默默地教育。
详细解释
- 默教是由“默”和“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教育、教导他人时,不仅通过口头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默默示范来影响和引导他人。默教强调的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使用场景
- 默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不张扬、不声张的教育方式。它可以用来形容老师默默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也可以用来形容父母默默地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此外,默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优秀的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榜样来影响和教育下属。
故事起源
- 默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这篇文章中。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孟子通过默默示范的方式来教育公孙丑,使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仁义道德。这个故事成为了“默教”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默教是由一个形容词“默”和一个动词“教”组成的。形容词“默”表示默默、不言不语的意思;动词“教”表示教导、教育的意思。
例句
- 1. 他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默教学生如何做人。2. 父亲默教我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这对我影响很大。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默教”拆分成“默”和“教”两个部分来记忆。默意味着不言不语,教意味着教导。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默默示范、默默教导学生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教育、教导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明的老师通过默教的方式,教会了他如何与人为善。2. 大学教授默教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幼儿园老师默教孩子们如何与他人分享,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