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索
拼音pài suǒ
注音ㄆㄞˋ ㄙㄨㄛˇ
繁体
基本解释
摊派索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户头总催说》:“其兜侵派索,虽可以杜在昔之奸,而断难按限全完,不事追比者也。”
基本含义
- 指领导者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者安排工作。
详细解释
- 派索是由“派”和“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派,指派遣、派遣使者;索,指请求或者传递。派索的基本意思是领导者派遣使者传达命令或者安排工作。
使用场景
- 派索一词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派遣使者去传达重要的命令或者安排工作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者的权威和决策能力,也可以用来形容被派遣者的责任和使命。
故事起源
- 派索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田忌被派遣去与越国进行交涉。田忌在与越国的使者交谈时,巧妙地运用战术,最终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中的派索就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派遣使者的能力。
成语结构
- 派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派”是主动词,宾语“索”表示被派遣的对象。
例句
- 1. 领导派索我去会议上发言,我一定尽心尽力。2. 他被派索去外地考察,带回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派索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领导者站在高处,派遣使者传递命令或者安排工作,使者则从下方索求着任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派遣”、“传达”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派索我去拿书。中学生:班长被老师派索去参加会议。大学生:实习生被公司派索去与客户洽谈合作事宜。成年人:领导派索我去外地考察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