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掳掇在词典中的解释
duō

掳掇

拼音lǔ duō

注音ㄌㄨˇ ㄌㄨˇ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收拾。 茅盾 《烟云集·搬的喜剧》:“﹝ 黄太太 ﹞嘴里是歇斯底里地叫着,手里却不知道掳掇些什么好。”

基本含义

  • 指勾结、唆使别人做坏事或不正当的事情。

详细解释

  • 掳掇一词源自古代的军事行动,指的是俘虏敌方士兵,使其被迫为自己服务。在现代汉语中,掳掇的含义转义为通过勾结、唆使等手段,使人做坏事或不正当的事情。

使用场景

  • 掳掇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些不诚实、不道德的行为,如勾结他人进行诈骗、煽动他人进行犯罪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利用权力或关系,诱使他人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故事起源

  • 掳掇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当时,战胜的一方会俘虏敌方士兵,将其强迫为自己服务。这种行为被称为掳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成语结构

  • 掳掇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成语,形式为ABAB。

例句

  • 1. 他利用职务之便,掳掇下属为其谋取私利。2. 他们之间存在着勾结关系,相互掳掇,共同进行欺诈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掳掇的发音“lǔ duō”与“陆多”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通过勾结多个人,实现自己的目的。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掳掇相关的成语,如“唆使”、“勾结”等,以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之间掳掇着玩弄小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2. 初中生:他们互相掳掇,一起偷窃了班级里的贵重物品。3. 高中生:他们通过掳掇下属,获得了大量不义之财。4. 大学生:他们利用关系网,掳掇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获得了巨额利润。

拆字解意

掳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