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利
拼音zhōng lì
注音ㄓㄨㄙ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忠和。《礼记·表记》:“子民如父母,有憯怛之爱,有忠利之教。” 王念孙 曰:“《后汉书·章帝纪》‘利’作‘和’,是利与和同义。”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资治通鉴>序》:“若夫 汉 之 文 宣 , 唐 之 太宗 , 孔子 所谓吾无间焉者。自餘治世盛王,有惨怛之爱,有忠利之教,或人善任,恭俭勤畏,亦各得圣贤之一体。”参阅《广雅·释诂三》“利,和也” 王念孙 疏证。
基本含义
- 忠诚而忠实,忠心耿耿,忠于职守、忠于朋友或忠于国家等。
详细解释
- 忠利是指一个人对于职责、友情或国家等具有高度的忠诚和忠实。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各种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始终坚守信念,不背叛、不投降,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和忠实度。
使用场景
- 忠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于职业、友情或国家等的忠诚度。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背离原则;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友情中始终保持忠实,不背叛朋友;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故事起源
- 忠利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田子方》篇中,其中写到:“忠臣者,所以事君也,忠臣者,所以事国也。”忠利这个成语的含义由此而来,强调了忠诚和忠实对于事君和事国的重要性。
成语结构
- 忠利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忠”和“利”。
例句
- 1. 他是一位忠利的公务员,始终坚守职责,为人民服务。2. 这个朋友对我非常忠利,从不背叛我,我非常信任他。3. 他是一位忠利的爱国者,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忠利”联想成一个人忠诚地为国家、为友情、为职业奉献着,始终保持忠实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忠利这个成语可以与其他相关的成语一起学习,如“忠言逆耳”、“忠心耿耿”等。通过比较和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做一个忠利的学生,认真听讲,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忠利地履行我的职责,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忠利的公务员,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忠利地服务社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学习“忠利”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