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
拼音dà gǔ
注音ㄉㄚˋ ㄍ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名)曲艺的一种,用韵文演唱故事,夹有少量说白,用鼓、板、三弦等伴奏。
[构成]
偏正式:大(鼓
[例句]
说大鼓。(作宾语)
英文翻译
1.{音} bass drum
详细解释
◎ 大鼓 dàgǔ
(1) [bass drum]∶最大和发音最深沉的军乐队和管弦乐队用鼓
(2)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曲艺的一种,表演者连说带唱,以鼓、板、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区和方言、曲调的区别,分京韵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等
(1).打击乐器。(1)大型鼓类的俗称。常指我国民间吹打乐、锣鼓乐、秧歌和戏曲音乐中使用的大堂鼓。鼓框四周有铜环,平悬于鼓架。(2)军乐队及管弦乐队中的大军鼓。发音低沉宏大。
(2).见“ 大鼓书 ”。
基本含义
- 大鼓是指一种乐器,也用来比喻被人大肆宣传、宣扬的事物。
详细解释
- 大鼓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由一个大鼓面和两个鼓边组成,通常由两个人合奏。大鼓发出的声音浑厚有力,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成语中,大鼓常常用来比喻被人大肆宣传、宣扬的事物。它强调了被宣传的事物声势浩大、引人注目。
使用场景
- 大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被人大肆宣传的事物,特别是指那些声势浩大、引人注目的宣传活动、广告宣传等。它可以用于正面描述某个产品、活动或事件的热度和广泛影响力,也可以用于贬义地指责某个事物被过度宣传或炒作。
故事起源
- 大鼓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的《杨慎文集》中。传说有一位名叫王仲宣的官员,他在宣传一项重要政策时,采用了大鼓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于大鼓的声音洪亮有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从此,人们将宣传活动比喻为打大鼓。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例句
- 1. 这个品牌的广告宣传太大鼓了,无处不在。2. 这个公司的新产品宣传声势浩大,真是打大鼓。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鼓的形象与宣传活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敲打大鼓时所产生的声音和效果,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宣传相关的成语,如大张旗鼓、大肆宣扬等,以扩展对宣传活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部电影的宣传打得很大鼓,我非常期待去看。2. 初中生:这个游戏的广告宣传声势浩大,吸引了很多玩家。3. 高中生:政府为了推广环保意识,开展了一场大鼓宣传活动。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品牌的产品宣传打得太大鼓了,让人有点疲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