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干部
拼音dì bǎn gàn bù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权力不大压力不小 “地板干部”生存状态值得关注
摘要
地板干部是对一些基层干部而言,他们大多数一辈子都是“科员”,只能在 “地板”上原地踏步。“地板干部”大多默默无闻,但他们却是直接与公众打交道的主要群体,撑起了社会发展的基石,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诉求更加值得关注。地板干部-生存状态
权利不大 责任大 压力不小
基层干部
根据河北某县级市调研了解到,该市核定的乡科级领导职数为407人,仅占公务员总数的10.55%,与乡科级以下非领导干部比为1:8.1。像一个金字塔,处在塔尖的就是那么几个人,大部分工作人员很有可能在科员位置上退休。中央国家机关的 “衙门口大”,很多官员即使职务上不去,退休时还可以解决副局级待遇。可广大在基层工作的公务员的境遇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僧多粥少”。领导的位置少,级别也上不去。
长期甚至终生都在原地踏步
地板干部的工作压力大常常被领导忽略或被公众“误读”,受着“夹板气”,也是基层干部们反映最多的一个方面。现在老百姓普遍存在着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认为中央的政策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基层的执行上。现在各个地区发展的压力很大,一级压一级,作为地板干部的基层压力最大。
地板干部-地位
地板干部位卑权小,可地位却极端重要。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人就是党和政府的“名片”。 一个地方的人气高不高、旺不旺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工作者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上,一个政府能不能得民心、负责任、有效率就体现在每一个公职人员的日常琐碎的工作中。他们心里有牢骚,有怨气,难免会带到工作中去。要么消极怠惰,要么吹吹拍拍,更有甚者将怨气撒到群众头上,直接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专家指出,一些干部因为“天花板”、“地板”而烦恼,都是因为干部的眼界没有打开,天天盼着“往高处走”,向上看是“天花板”,向下看是“地板”。当然心生烦恼、满腹牢骚。说白了,还是“官本位”的思想在作怪。
地板干部-如何突破
地板干部中不乏埋头苦干者,不乏淡泊名利者,不乏“老实人”,更不乏“想干事”、“能成事”的人,他们“惟事不惟官”的态度是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价值观、高尚的人生观的体现。为此,从制度上给广大“地板干部”以希望,对锻造一支真心为民、能上能下的精干的干部队伍有重要意义。
当前,一方面,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出台了从基层选拔干部的规定,另一方面,乡镇改革的探索也在前进,不少省份进行了“扩权强镇”的试点,目标就在于按照权责统一、提高效能的要求,做实乡镇这一级国家政权。从制度上为“地板干部”创造舞台。
基本含义
- 指工作能力较差、地位较低的干部。
详细解释
- 地板干部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用来形容那些工作能力较差、地位较低的干部。地板干部通常指在工作中表现不出色、没有能力担当重任的干部。
使用场景
- 地板干部常常用来批评那些在工作中表现不佳、没有能力担当责任的人。它可以用于工作场所、教育领域等各种场景中。
故事起源
- 地板干部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的形象比喻源自于地板,地板通常是建筑物中最低的一层,代表着地位较低的人。干部是指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中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地板干部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地位较低、工作能力较差的干部。
成语结构
- 地板干部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地板”表示地面上的最低一层,而“干部”则表示担任管理职务的人员。整个成语通过“地板”和“干部”这两个词的组合,形象地描述了工作能力较差、地位较低的干部。
例句
- 1. 这位领导虽然是个地板干部,但是他一直默默为大家做着贡献。2. 那个部门的地板干部工作态度不端正,经常拖延工作进度。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地板干部与地面上的最低一层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此外,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进行对比,如“金字塔顶端”的含义相反,表示地位最高的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地位、能力相关的成语,如“高屋建瓴”、“一言九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真是个地板干部。2. 初中生:班里的地板干部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3. 高中生:那个学生虽然是班级的地板干部,但他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很大的潜力。4. 大学生:这位同学虽然是个地板干部,但他在志愿服务方面表现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