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落荒而走在词典中的解释
luòhuāngérzǒu

落荒而走

拼音luò huāng ér zǒu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因遭遇突发情况或遇到危险而仓促逃离。

详细解释

  • 落荒而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落荒”和“而走”两个词组成。其中,“落荒”指的是农田荒芜,无人耕种的状态;“而走”表示离开、逃离。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因突发情况或危险而仓促逃离,像荒废的农田一样一片狼藉。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突发事件或危险情况下人们的惊慌失措和仓促逃离的情景。例如,当地发生地震时,人们纷纷落荒而走,争相逃离危险区域。

故事起源

  • 落荒而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故事中,贾母突然发现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生病了,她立刻告诉贾宝玉,贾宝玉听到后惊慌失措,匆忙离开。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形容人们在突发情况下的仓促逃离。

成语结构

  • 落荒而走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其中,“落荒”是形容词短语,表示荒废、废弃;“而走”是动词短语,表示离开、逃离。

例句

  • 1. 地震发生时,人们纷纷落荒而走,寻找安全的地方。2. 在火灾发生时,大家不要惊慌,要有条不紊地撤离,不要落荒而走。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落荒而走”与荒废的田地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农田被荒废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逃离、离开相关的成语,如“仓皇而逃”、“匆匆而去”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地震时,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指挥,不要落荒而走。2. 初中生:当遇到危险情况时,应该冷静应对,而不是落荒而走。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选择落荒而走,而是要坚持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