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静躬在词典中的解释
jìnggōng

静躬

拼音jìng gōng

注音ㄐㄧㄥˋ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反躬静思。 汉 蔡邕 《王子乔碑》:“其疾病尫瘵者,静躬祈福,即获祚。”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静躬自察,启居匪地。”

基本含义

  • 谦虚恭敬、安静恭敬地行为举止。

详细解释

  • 指人们在言行举止中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不骄傲自满,不张扬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谦虚有礼、不自高自大的行为举止,也可用于劝告他人谦虚恭敬。

故事起源

  • 《礼记·中庸》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弟子子贡与一位名叫韩非的学者的对话。韩非自诩才高学富,子贡则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回应。这个故事传播开来,人们用“静躬”来形容子贡的谦虚恭敬。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静躬的态度,受到了领导的赞扬。2. 面对成功,我们要保持静躬的态度,不忘初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静躬”与谦虚恭敬的行为举止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安静地弯腰行礼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谦虚恭敬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谦逊有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静躬的同学一起玩,他们不会嘲笑我。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保持静躬的态度,虚心学习才能进步。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静躬谨慎地对待每一次考试。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静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