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讼魁在词典中的解释
sòngkuí

讼魁

拼音sòng kuí

注音ㄙㄨㄙˋ ㄎㄨ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讼棍。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五代下十三》:“讼魁持利害以胁人取贿,姦民益恣,而弱民无能控告也。”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附录:“而 茅鹿门 云:‘吾作文时,屋瓦皆为动摇。’説得恁鬙鬡可畏,想讼魁代人作诉牒时,当如此下笔。”参见“ 讼棍 ”。

基本含义

  • 指在讼事中才智过人、胜过众人的人。

详细解释

  • 讼魁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讼指讼事、诉讼,魁指第一、头等。讼魁形容在讼事中才智过人,能够胜过众人,取得胜利。

使用场景

  • 讼魁通常用来形容在法律讼事中具有出色才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在争议或争论中能够占据优势的人。

故事起源

  • 讼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李逵的英勇好汉,他被诬告杀人,被送到官府接受审判。李逵聪明机智,利用巧妙的辩护和证据,成功地洗刷了冤屈,并成为了讼魁。

成语结构

  • 讼魁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法庭上的辩护技巧堪称讼魁,赢得了这场官司。2. 她深谙法律,是一位真正的讼魁,能够在讼事中取得胜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聪明机智的律师站在法庭上,胜过其他人,成为了讼事中的魁首,从而记住讼魁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相关的成语,如“法网恢恢”、“理直气壮”等,以扩展对法律领域成语的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李明在学校的辩论比赛中表现出色,被老师称为讼魁。2. 初中生:在班级的辩论赛中,小红的辩论技巧堪称讼魁,赢得了大家的赞赏。3. 高中生:他在法庭上的辩护能力非常出色,被评为讼魁,赢得了这场官司。

拆字解意

讼魁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