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王徐应刘在词典中的解释
wángyìngliú

王徐应刘

拼音wáng xú yìng liú

注音ㄨㄤˊ ㄒㄩˊ ㄧㄥˋ ㄌㄧ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汉 建安 七子中之 王粲 、 徐干 、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暨 建安 初,五言腾踊。 文帝 陈思 ,纵轡以骋节, 王 徐 应 刘 ,望路而争驱。”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相互称道、互相称赞。

详细解释

  • 成语“王徐应刘”源自《左传·昭公十年》:“王徐应刘,三人共行。”其中,“王”、“徐”、“应”、“刘”分别是三个人的姓氏。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相互之间互相称道、互相称赞。

使用场景

  • 在表扬他人或赞美他人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成语,尤其是在朋友之间或同事之间。

故事起源

  • 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当时,三个人共同行动,互相称赞对方的行为,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姓氏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们之间互相王徐应刘,是真正的朋友。2.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相互王徐应刘,共同进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四个姓氏进行联想,例如“王”字可以联想到国王,表示称赞;“徐”字可以联想到徐徐前进,表示行动;“应”字可以联想到应该,表示应对;“刘”字可以联想到流行,表示称道。通过联想记忆成语的每个字义,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称赞、赞美相关的成语,例如“赞不绝口”、“口碑载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王徐应刘,表扬了我在课堂上的表现。2. 初中生:同学们在班会上互相王徐应刘,表达了对彼此的赞赏。3. 高中生: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评委们对选手的表现互相王徐应刘,给予了高度评价。

拆字解意

王徐应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