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陶侃之僻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okǎnzhī

陶侃之僻

拼音táo kǎn zhī pì

注音ㄊㄠˊ ㄎㄢˇ ㄓㄧ ㄆ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晋书·陶侃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侃 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溼,於是以屑布地。及 桓温 伐 蜀 ,又以 侃 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后因以“陶侃之僻”为爱惜物力之典。

基本含义

  • 指陶侃的独特见解和偏执之处。

详细解释

  • 陶侃,字元直,东汉末年军阀。他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但性格古怪,有时候会有一些奇特的主张,不合常理。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见解和偏好与众不同,独特古怪。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观点或行为与常人不同,有时候带有一些偏执或古怪的意味。

故事起源

  • 陶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他有一次与同僚商讨军事策略,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计划。其他人都不理解他的意图,认为他的主张奇特古怪。后来,陶侃的计划证明了是正确的,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此,人们用“陶侃之僻”来形容那些与众不同、偏执的观点。

成语结构

  • 主语+陶侃+之+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观点很陶侃之僻,但却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2.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总是充满了陶侃之僻的想象力。3. 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陶侃之僻,让人难以理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陶侃之僻”与陶侃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他的古怪行为和独特见解,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陶侃的历史故事,以及他在东汉末年的军事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真是陶侃之僻,但却很有创意。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理论有些陶侃之僻,但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3. 高中生:他的艺术作品充满了陶侃之僻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4. 大学生:这本书的观点颇具陶侃之僻,却能带领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拆字解意

陶侃之僻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