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蜩蚬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xiǎn

蜩蚬

拼音tiáo xiǎn

注音ㄊㄧㄠˊ ㄒ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蝉。《周礼·考工记·梓人》“以旁鸣者” 汉 郑玄 注:“旁鸣,蜩蜆属。” 贾公彦 疏:“云‘旁鸣蜩蜆属’者,此即蝉也,蝉鸣在胁。”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没有定见或原则

详细解释

  • 蜩蚬是由两个动物的名字组成,蜩是一种昆虫,蚬是一种贝类。蜩蚬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湿地,它们的行动轻盈而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成语“蜩蚬”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没有定见或原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一些重要决策或立场问题上犹豫不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缺乏稳定性和原则性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成语“蜩蚬”的故事起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中,韩非子说:“夫蜩与蚬,蜩之所以轻者,以其羽也;蚬之所以轻者,以其贝也。故轻者好动,好动者无常,无常者无终。”意思是蜩和蚬都是轻的动物,蜩之所以轻是因为它有羽翼,蚬之所以轻是因为它有贝壳。所以轻的东西容易动,容易动的东西没有恒定不变的特性。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名词组成,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的立场像蜩蚬一样,一会儿说一种观点,过一会儿又说另外一种观点。2. 这个人的行为像蜩蚬一样,没有定见,总是随波逐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蜩蚬想象成两只动物在水边跳跃,形象地表达人的行为轻浮、不稳定的特点。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蜩蚬”相关的成语,例如“蜩螗沸羹”、“蜩螗过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像蜩蚬一样,我不喜欢和他玩。2. 初中生:她在学校里的立场像蜩蚬一样,经常改变。3. 高中生:他的决策总是像蜩蚬一样,缺乏稳定性和原则性。4. 大学生:在社会上要避免像蜩蚬一样的行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拆字解意

蜩蚬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