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冕旒在词典中的解释
miǎnliú

冕旒

拼音miǎn liú

注音ㄇㄧㄢˇ ㄌㄧ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冕旒 miǎnliú
    [king's crown with tassels]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详细解释

  •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蒋太史》:“王年三十餘,清瘦微鬚,冕旒盛服,执笏北向。”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 梁 沉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夙兴。” 唐 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 沉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奏若启,达羣意於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基本含义

  • 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详细解释

  • 冕,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旒,古代帝王所佩的饰物。冕旒由于是帝王所戴佩的,因此象征着尊贵和权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官位高显、地位尊贵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地位非常高,权力非常大,也可用于形容某个集体或组织的地位崇高。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项羽又使人迎秦王,秦王曰:‘我何如人?’对曰:‘冕旒而至,此所以为贵也。’”这句话是项羽对秦王的回答,意思是说即使秦王失去了国家和权力,但只要有冕旒在手,就可以重振雄风。从此,冕旒成为了形容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担任了这个职位,终于戴上了冕旒。2. 这个团队的领导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冕旒之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冕旒想象成一个帝王戴在头上的冠冕和饰物,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权力和尊贵相关的成语,如“金玉满堂”、“龙马精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冕旒,大家都要尊重她。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冕旒之上。3. 高中生:这位校长在教育界的地位非常尊贵,是真正的冕旒人物。4. 大学生:她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终于戴上了冕旒,为之前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

拆字解意

冕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