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蟠木在词典中的解释
pán

蟠木

拼音pán mù

注音ㄆㄢˊ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 。《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 ,南至于 交趾 ,西济于 流沙 ,东至于 蟠木 。”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 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 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东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则 扶桑 也。”参阅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英文翻译

  • 1.twisted tree

基本含义

  • 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详细解释

  • 蟠木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蟠意为盘绕,木指树木。蟠木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才能、品德等,就像盘绕着的树木一样,非常高大、壮观。

使用场景

  • 蟠木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品德等在某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可以用来赞美别人的优秀才能或者特长,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在某方面的非凡表现。

故事起源

  • 蟠木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棵巨大的树木,它的枝叶盘绕着整个山脉,高耸入云。这棵树木象征着人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追求完美的态度。因此,后来人们用“蟠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某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成语结构

  • 蟠木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音乐方面的才能真是蟠木一样,无人能及。2. 她的演讲水平真是蟠木,让人佩服不已。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蟠木”这个成语与树木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棵高耸入云、枝叶盘绕的大树,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中与树木相关的故事,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化身为蟠桃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水平真是蟠木一样,每幅画都很漂亮。2. 初中生:她在数学竞赛中的表现蟠木,一次都没有失误。3. 高中生:他的演讲水平非常蟠木,每次演讲都能赢得观众的掌声。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设计水平非常蟠木,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拆字解意

蟠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