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蹇薄在词典中的解释
jiǎnbáo

蹇薄

拼音jiǎn báo

注音ㄐㄧㄢˇ ㄅ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驽钝浅薄。 唐 白居易 《初授拾遗》诗:“况予蹇薄者,宠至不自意。”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伏念臣蹇薄多艰,戇愚少与。”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山甫》:“﹝ 李山甫 ﹞尝有《老将》诗曰:‘校猎 燕山 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此伤其蹇薄无成,时人怜之。”
    (2).命运不好。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岂期蹇薄,旋困沉绵,卒繄全度之恩,俾获退藏之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余运命蹇薄,不得踔厉霄汉。”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或文章贫乏、粗糙,缺乏修饰和表达技巧。

详细解释

  • 蹇薄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蹇指言辞贫乏、粗糙,薄指缺乏修饰和表达技巧。蹇薄形容言辞或文章不够充实、生硬,缺乏修辞手法,表达不够流畅。

使用场景

  • 蹇薄常用来形容文章、言辞或表达方式质量不高,缺乏修辞技巧。可以用于讽刺批评他人的表达能力差,也可以用于自嘲。

故事起源

  • 蹇薄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原文为“不蹇不薄,何恃恃之故。”意为“言辞不贫乏,不缺少修饰,凭什么自高自大呢。”后来,蹇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贫乏、粗糙。

成语结构

  • 蹇薄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例句

  • 1. 他的演讲太蹇薄了,没有吸引力。2. 这篇文章写得蹇薄,没有表达出作者的观点。

记忆技巧

  • 可以结合蹇薄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蹇的发音与“减”相似,可以联想到言辞贫乏;薄的发音与“薄弱”相似,可以联想到缺乏修饰和表达技巧。将这两个意义相近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成语蹇薄。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知识,例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可以帮助提高文章或言辞的质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蹇薄,不够有趣。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的演讲太蹇薄,需要更多的修辞手法。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论证过程蹇薄,需要更多的案例支持。

拆字解意

蹇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