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鸱
拼音jiǎo chī
注音ㄐㄧㄠˇ ㄔㄧ
繁体
基本解释
鸱鵂的别名。其状如鸱,头有毛角,故称。又称猫头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四·鸱鵂》:“角鴟、怪鴟……夜食鹰。其状似鴟而有毛角,故曰鴟,曰角。”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角鸱》:“角鴟,形与梟同,惟耳边有长毛如角……亦名鴟鵂,又称怪鴟,俗称猫头鹰。” 王西彦 《神的失落》二六:“听着那松林里角鸱的怪鸣,好像它在对全世界发咒,使我心里难受极了。”
基本含义
- 比喻人心险恶,狡诈狠毒。
详细解释
- 角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角指的是角落,鸱是一种猛禽,又称为角鸮。角鸱常常栖息在暗处,善于隐藏自己,具有狡诈狠毒的特点。因此,角鸱成语用来形容人心险恶,善于隐藏自己的恶意。
使用场景
- 角鸱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善于算计别人,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在描述某人的阴险狡诈行为时,可以使用角鸱这个成语来形容。
故事起源
- 角鸱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告子上》。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一只角鸱,他想抓住角鸱,但角鸱却躲进了角落里,他无法抓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鸱善于隐藏自己,具有狡诈狠毒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形容人心险恶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角鸱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角和鸱。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实际上却是个角鸱,心机非常深。2. 这个人太阴险了,简直就是一个角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角鸱躲在角落里,暗中观察,善于隐藏自己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角鸱的特点与人心险恶的含义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或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更多成语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角鸱,经常欺负我。2. 初中生:班上有一个同学很角鸱,经常在背后损人不利己。3. 高中生:这个政客是一个角鸱,总是在表面上装得很正直,实际上却暗地里谋划自己的利益。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升职加薪,不择手段,真是一群角鸱。5. 成年人:社会上有很多角鸱,我们要小心应对,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