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锐目定律
拼音gé ruì mù dìng lǜ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格锐目定律(Graham's Law)说明定温定压时,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此定律由苏格兰化学家托马斯·格雷姆(Thomas Graham)于1831年提出。格锐目定律可应用于分离混合气体。
格锐目定律 - 定义
格锐目定律: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渗出(effusion)率与气体的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格锐目定律 - 数学表达式
不同气体的平均扩散速率(v)与气体的质量m的平方根成反比。
格锐目定律 - 详解
格锐目定律的英文是Graham's Law。格锐目定律又称之为格锐目扩散定律,在1831年(又说1830年)由苏格兰化学家托马斯·格雷姆(Thomas Graham)测量气体扩散速率所发现的,该定律说明定温定压时,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格锐目定律 - 应用
1.由通孔扩散可预测定气体的分子量。
2.应用于分离混合气体如图示一。
格锐目定律 - 发现经过
1826年,格锐目写了一篇有关气体被液体吸收方面的论文。这论文引发了他测量气体扩散的动机,他首先测量气体经过涂有巴黎灰泥的多孔栓塞时的扩散速率,稍后又研究气体经由白金圆板4中的小孔实流徙和发散的速率,于是在1829年提出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气体扩散定律」--今称为「格锐目定律」, 1831年在爱丁堡皇家学会上正式发表。
该定律为:「在定温定压下,一气体之扩散速率与其密度之平方根成反比」。即气体愈重,则其向四方扩散的速率愈慢。同时,格雷姆也发现,气体之通孔流徙情况与扩散情况相当,因此通孔流徙速率也可用相同的公式来描述。
利用这种扩散性质,格雷姆在1846年发展出一项分离不同气体的方法。将分子量不同的混合气体,通过一系列的小孔而扩散时,只要小孔的孔径比分子的平均自由径小,则因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较轻的分子通孔速率较快,在每次通孔后的混合气体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次提高,如此经数十次、数百次的扩散后,终可达到几乎完全分离的目的。现在将核反应所需的 U-235从其同位素U-238 中分离的技术,就是这种原理的应用。
基本含义
- 格锐目定律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来做出准确判断的法则。
详细解释
- 格锐目定律源自于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思想,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来获得准确的认识和判断。它指出,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分析,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使用场景
- 格锐目定律适用于各种领域和场景,包括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法律判断等。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专业领域中,都可以运用格锐目定律来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故事起源
- 格锐目定律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孔子。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观其所德而知其所失,闻其所言而知其所谓。”这句话强调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了解他的品德和道德准则。后来,这个思想逐渐演变成了格锐目定律的概念。
成语结构
- 格锐目定律是由四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格”、“锐”、“目”和“定律”。
例句
- 1. 他运用格锐目定律来分析市场趋势,做出了明智的投资决策。2. 老师教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运用格锐目定律来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格锐目定律。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智慧的侦探,通过锐利的眼睛观察和分析线索,最终找到真相。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格锐目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延伸学习
- 学习格锐目定律不仅可以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哲学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来深入了解格锐目定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观察昆虫的时候发现了它们的生活规律,这就是格锐目定律的应用。2. 初中生:通过格锐目定律,我能够准确分析问题的核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格锐目定律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推理和判断。4. 大学生:格锐目定律在商业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市场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