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错崿在词典中的解释
cuòè

错崿

拼音cuò è

注音ㄘㄨㄛˋ 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山崖交错,嶙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二十里为 杨美 ,石嘴错崿临流。”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举止错误而失礼。

详细解释

  • 错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错”字表示错误,不准确;“崿”字表示失礼、失态。错崿意指人的言行举止错误而失礼,形容人的行为不得体、失态。

使用场景

  • 错崿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失礼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骂人或者无礼行为时,可以用错崿来形容他的行为。

故事起源

  • 错崿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公元前548年,鲁国国君鲁昭公邀请晋国国君晋献公来鲁国做客。晋献公对鲁昭公的盛情款待非常满意,于是在离开时送给鲁昭公一匹宝马作为礼物。鲁昭公接受礼物后,却将宝马重新送给了他的宠臣崔杼。晋献公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鲁昭公的行为失礼而不得体。于是,晋国与鲁国关系紧张起来。后来,人们用“错崿”来形容鲁昭公的不得体行为。

成语结构

  • 错崿属于形容词短语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大声喧哗,真是错崿至极。2. 她的无礼行为让所有人都对她的错崿感到愤怒。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错崿的发音“cuò yàn”与“错眼”进行联想,形象地表示一个人的眼睛看错了东西,从而引申为人的行为失礼,不得体。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失态”、“言行不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课堂上乱说话,老师说他的行为错崿。2. 初中生:我们班有个同学总是在操场上大声喧哗,被老师批评为错崿。3. 高中生:他在考试前竟然抄袭了别人的作业,这种行为简直是错崿至极。

拆字解意

错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