崿
崿 部 首
山
部外笔画
9
崿总笔画
12
崿 结 构
左右结构
崿造字法
繁体字
崿
崿统一码
U+5D3F
崿五笔86
MKKN
崿五笔98
MKKN
崿 仓 颉
URRS
四角号码
26727
汉字编号
7488
崿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ě ㄜˇ
崿字笔顺
竖折竖竖折横竖折横横横折 崿的笔顺
基本含义
● 崿 è ㄜˋ ◎ 山崖:“石崿悬峭。” ◎ 险峻:“但见穹石崿峙。”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崿 è 〈名〉 (1) 山崖 [cliff] 崿崩飞于东峭。——《宋书》 (2) 又如:崿嶂(峰峦)词性变化 ◎ 崿 è 〈形〉 (1) 高峻 [lofty]。如:崿峙(耸立);崿崿(高;锐利的样子) (2) 惊惧的样子 [frightening]。如:崿崿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è][《廣韻》五各切,入鐸,疑。]亦作“1”。亦作“1”。亦作“1”。(1)山崖。(2)高峻。(3)惊惧貌。参见“崿崿”。
音韵参考
[广 韵]:五各切,入19鐸,è,宕開一入唐疑[平水韵]:入声十药[唐 音]:ngɑk[国 语]:è[粤 语]:ngok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山字部】 崿;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15第39【廣韻】五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逆各切,𠀤音諤。崖也。【張衡·西京賦】坻崿嶙峋。【註】坻,除也。崿,崖也。嶙峋,殿階高峻貌。【謝靈運·晚出西射堂詩】連障疊巘崿。 又【集韻】亦作㠋。【韓愈·晚秋聯句】秦關東巖㠋。 又作㟧。【唐書·顏眞卿傳】淸河使李㟧乞師。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