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
訴 部 首
言
部外笔画
5
訴总笔画
12
訴 结 构
左右结构
訴造字法
繁体字
訴
訴统一码
U+8A34
訴五笔86
YRYY
訴五笔98
YRYY
訴 仓 颉
YRHMY
四角号码
02641
汉字编号
訴字带声调的拼音/注音
sù ㄙㄨˋ
訴字笔顺
捺横横横竖折横撇撇横竖捺 訴的笔顺
基本含义
● 訴 sù ㄙㄨˋ ◎ 见“诉”。
在汉语字典中的意思
[①][sù][《廣韻》桑故切,去暮,心。]“诉1”的繁体字。(1)告诉;诉说。(2)引申为分辩,申辩。(3)控告。(4)谗害;毁谤。(5)谓辞酒。(6)求;求助。
音韵参考
[上古音]:铎部心母,sak[广 韵]:桑故切,去11暮,sù,遇開一去模心[平水韵]:去声七遇[粤 语]:sou3[闽南语]:soD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訴;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52第13【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𠀤音素。【說文】吿也。【玉篇】論也,吿訴冤枉也。【廣韻】毀也。【左傳·成十六年】郤犫訴公于晉侯。【註】譖也。【史記·龜筴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又【說文】或作𧪜。亦作愬。【論語】膚受之愬。【註】愬己之冤也。【前漢·五行志】引作訴。 又【韻會小補】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於魏。【註】遡愬同。 又【集韻】昌石切,音尺。亦毀也。 【說文】本作𧦡。【字彙補】譌作辨,非。辨字左从言作。又𧩵。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