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舍人
拼音nán shěng shè rén
注音ㄣㄢˊ ㄕㄥˇ ㄕㄜˋ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称“ 南宫舍人 ”。指礼部郎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旧説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誥。”
基本含义
- 指在南方地区担任官职的士人。
详细解释
- 南省舍人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南省”和“舍人”两个词组成。其中,“南省”指的是南方地区,特指江南地区;“舍人”是指担任官职的士人。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南方地区担任官职的士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士人在南方地区任职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地区担任重要职位。
故事起源
- 成语“南省舍人”来源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职务称谓。在古代,朝廷会派遣一些士人到南方地区担任官职,以管理和统治当地事务。这些士人被称为“南省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称谓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士人在南方地区任职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位南省舍人,对江南地区的文化和风俗非常熟悉。2. 这位南省舍人在任职期间,为当地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拆分成两部分,分别记忆“南省”和“舍人”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与南方地区担任官职的士人相关的事物或场景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士人的职务和南方地区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位南省舍人,他经常去江南地区出差。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是一位南省舍人,他在南方地区工作了很多年。3. 高中生:我将来想成为一位南省舍人,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