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裳裾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áng

裳裾

拼音cháng jū

注音ㄔㄤˊ ㄐㄩ

繁体

基本解释

  • 衣襟。《宋史·李纲传论》:“ 纲 虽屡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噭焉挽其裳裾而从之。”

基本含义

  • 指衣裳的下摆。

详细解释

  • 裳裾是指古代衣裳的下摆部分,通常与衣裳的上半部分相对应。成语“裳裾”用来比喻一个事物的底部或末尾部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末端或底部,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最后一部分或最后一个环节。

故事起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汉朝时期司马相如请教刘向如何写文章的情节。刘向对他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裳裾一样,既要有收束的作用,又要有托举的作用。”从此,裳裾成为了形容文章结尾的比喻。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定的顺序。

例句

  • 1.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结尾像裳裾一样巧妙地托起了整篇作品。2. 他的计划从裳裾开始,一步步扩展到整个项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裳裾”与衣裳的下摆联系起来,形成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裳裾相关的成语,如“裳衣”、“裾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给我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裳裾很长。2. 中学生:这篇作文的结尾像裳裾一样,给人一种完整的感觉。3. 大学生:在项目的最后一环节,我们需要把各个部分的裳裾都处理好。4. 成年人:他的演讲一直引人入胜,直到最后的裳裾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拆字解意

裳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