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注同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ùtóng

注同

拼音zhù tóng

注音ㄓㄨˋ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签字表示同意。《陈书·姚察传》:“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旨,竝即注同。”《南史·齐纪上·高帝》:“﹝帝﹞因索笔下议,餘并注同。”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相同,意思相同。

详细解释

  • 注同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注”意为“言辞”,“同”意为“相同”。注同指言辞相同,意思相同,表示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表达上完全一致。

使用场景

  • 注同常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说法、观点、意见等完全一致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说话的内容、文章或者论述的观点等相同。

故事起源

  • 暂无明确的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们的观点注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2. 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注同,都在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注同”拆分为“注”和“同”,“注”表示言辞,而“同”表示相同。可以通过将这两个字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言辞如一”、“一字不差”等,来丰富对于相似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小组的答案注同,我们都得了满分。初中生:老师提问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注同,所以我们都得到了表扬。高中生:我们小组的研究成果注同,我们的论文被选为优秀论文。

拆字解意

注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