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梨筒在词典中的解释
tǒng

梨筒

拼音lí tǒng

注音ㄌㄧˊ ㄊ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棃筒”。古代焰火的一种。 明 杨循吉 《除夜》诗:“插籩皆柏叶,火戏有棃筒。”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脑袋短而圆

详细解释

  • 成语“梨筒”用来形容人的脑袋短而圆,类似于梨子的形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头部特征,暗示人的智力或才华有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头部特征,通常用于贬义。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你想委婉地形容一个人的智力有限,你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梨筒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戏曲《西华山》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杨宗保的人,他的头部像梨子一样短而圆。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一个形容人的头部特征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梨”和“筒”。其中,“梨”指的是梨子,而“筒”指的是筒子,两个词合在一起形容了一个人的脑袋短而圆。

例句

  • 1. 他的头部像个梨筒,智力有限。2. 这个小孩的头部形状像个梨筒,很可爱。

记忆技巧

  • 要记住这个成语,你可以将梨子和筒子的形状想象在一个人的头部上。梨形的头部表示短而圆,类似于梨子的形状。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你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汉语水平,并增加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头部像个梨筒,很好笑。2. 初中生:他的头部形状像个梨筒,看起来很奇怪。3. 高中生:他的头部像个梨筒,智力不太高。4. 大学生及以上:她的头部像个梨筒,但才华超乎想象。

拆字解意

梨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