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论心定罪在词典中的解释
lùnxīndìngzuì

论心定罪

拼音lùn xīn dìng zuì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lùn xīn dìng zuì ㄌㄨㄣˋ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ㄗㄨㄟˋ

    论心定罪(論心定罪)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参见“ 原心定罪 ”。

基本含义

  • 根据人的内心思想和意图来判定罪名。

详细解释

  • 成语“论心定罪”是指根据犯罪者的内心思想和意图来判定罪名,而不仅仅根据其行为和结果来定罪。这个成语强调了内心的重要性,认为人的思想和意图对于判定罪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讨论法律、司法等领域,强调审判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被告人的内心动机和意图。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强调人们在评判他人行为时应该全面考虑其内心动机。

故事起源

  • 成语“论心定罪”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当时,晋国的成公在位时,有一位叫做子罕的人犯了罪,但没有明显的实证证据可以定罪。成公聪明地观察到了子罕的内心动机和意图,因此判定子罕有罪。这个故事成为了“论心定罪”的典故。

成语结构

  • 成语“论心定罪”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论”、“心”、“定”、“罪”。

例句

  • 1. 在法庭上,法官必须根据证据和被告人的内心思想来论心定罪。2. 这个案件中,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来论心定罪。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论心定罪”拆分成“论心”和“定罪”两部分记忆。其中,“论心”表示审判过程中考虑被告人的内心动机,“定罪”表示根据内心动机来判定罪名。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法律和司法相关的成语,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魁祸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看外表,还要论心定罪。2. 初中生:在法庭上,法官需要仔细调查犯罪嫌疑人的内心动机来论心定罪。3. 高中生: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论心定罪的原则,以确保公正的司法判决。

拆字解意

论心定罪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