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题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shū

题书

拼音tí shū

注音ㄊㄧ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写信。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基本含义

  • 指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思考某个问题。

详细解释

  • 题书是由“题”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思考某个问题。在古代,书籍是通过题字来标明内容的主旨或重点,所以“题书”也就成为了提出问题或思考问题的意思。

使用场景

  • 题书常用于描述作品或文章中引人思考的部分,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善于提出问题或思考问题的能力。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二十一·五帝本纪》中有一段描述,尧帝曾经命令舜帝到九嵕山去题书,舜帝在九嵕山上题了三篇书,内容分别是“天地之宜”、“四时之序”和“万物之利”。这个故事的起源,使得“题书”成为了提出问题或思考问题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题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题”和名词“书”组成。

例句

  • 1. 这篇文章真是题书中的好例子,引人深思。2. 他在演讲中总是能够题书,让人们思考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题书”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阅读一本书时,突然看到书中题出了一个问题,引发了自己的思考。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书籍的题字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思考方式。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题字”、“题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题书,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 初中生:这本小说中题书的地方非常有意思,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3. 高中生:这篇论文题书的问题非常深刻,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拆字解意

题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