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旒旗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ú

旒旗

拼音liú qí

注音ㄌㄧㄨˊ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铭旌。《文选·潘岳<杨荆州诔序>》:“行以号彰,德以述美。敢託旒旗,爰作斯誄。” 刘良 注:“旒旗,谓铭旌幡也,古人用以书德行。”

基本含义

  • 指旗帜、旗帜飘扬。

详细解释

  • 旒旗是古代帝王、将军等高官所用的旗帜,也是一种象征权威和荣誉的标志。成语“旒旗”常用来形容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的场面。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军队阵容整齐、士气高昂,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集体或个人的气势非凡。

故事起源

  • 旒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典故。据说,周朝有一位名叫姜太公的贤人,他在商朝灭亡后,帮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为了表彰姜太公的功绩,周武王赐给他一面旗帜,上面绣有龙纹。这面旗帜就是旒旗的起源。姜太公为了感谢周武王的恩赐,将旗帜插在自己的家门前,以示忠诚。

成语结构

  • 旒旗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士兵们整齐列队,手持旒旗,气势非凡地走过了广场。2. 这个学校的校训成为了师生们的旒旗,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旒旗”。可以想象一个高大威武的军官手持着一面飘扬的旗帜,气势非凡地走过。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旗帜相关的成语,如“旗开得胜”、“千军万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老师手持旒旗,带领我们唱国歌。2. 初中生:在运动会上,各个班级手持旒旗,组成整齐的方阵,走过了主席台。3. 高中生:学校的领导团队在毕业典礼上手持旒旗,代表着我们即将迈入新的阶段。

拆字解意

旒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