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三献玉在词典中的解释
sānxiàn

三献玉

拼音sān xiàn yù

注音ㄙㄢ ㄒㄧㄢˋ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献之 厉王 ,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献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赴范阳》诗:“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唐 贾岛 《古意》诗:“眼中两行泪,曾弔三献玉。” 宋 曾巩 《送程殿丞还朝》诗:“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多次献出宝贵的东西,表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大推崇和忠诚。

详细解释

  • 成语“三献玉”源于《汉书·郦食其传》中的故事。郦食其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贤臣,他为了表达对刘邦的忠诚和敬意,三次献上自己珍贵的玉石。成语“三献玉”通过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推崇和忠诚。

使用场景

  • 成语“三献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人或某事的忠诚和推崇之情。可以用来形容对领导的忠诚、对师长的尊敬、对国家的热爱等情感表达。

故事起源

  • 据《汉书·郦食其传》记载,西汉时期,郦食其是一位忠诚的臣子,他对刘邦非常推崇,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他三次献上自己珍贵的玉石。这个故事成为后人称颂忠诚和推崇的经典之一,形成了成语“三献玉”。

成语结构

  • 主语+三献玉

例句

  • 1. 他对国家的忠诚可用“三献玉”来形容。2. 这位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就像“三献玉”一般,非常真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三献玉”与忠诚和推崇的意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三次献上珍贵的玉石,表示他对某人或某事的忠诚和推崇。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忠诚和推崇的故事,如岳飞、秦琼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忠诚和推崇相关的成语,如“忠诚耿直”、“推崇备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班主任老师非常尊敬,就像“三献玉”一样。2. 初中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对祖国的忠诚就像“三献玉”一样,永不动摇。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全力为同学们服务,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视若珍宝,就像“三献玉”一样。4. 大学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用行动诠释“三献玉”的精神。

拆字解意

三献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