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公墓续租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ng

公墓续租

拼音gōng mù xù z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公墓续租 - 简介

    公墓续租,民政部解释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老墓续租工作已经陆续启动试点,续租日期从墓穴达到20年期限之日起算,普遍是先办理10年续租手续。

    相关规定

    《北京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墓穴和骨灰格位的护墓费当初是按20年一个周期缴纳的,期满后可以续交费,一般情况下,一个墓穴和骨灰格位可续租10年,续租需缴纳土地租赁费和墓穴管理费,前者按照国家统一规定为每平方米1500元,后者按当初墓穴造价的5%计算。

    民政部解释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

    按照民政部199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民政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20年到期后,双方根据协议执行收费。对于是否续费如何续费,应看当时签订的合同如何规定。

    续租手续

    各大公墓均有不少墓穴达到或超过了20年使用期限,各大墓园也经常接到市民的电话咨询,能办理续租的仅为骨灰葬墓穴,树葬和遗体葬的老墓续租办法仍在研究中。公墓一名负责人表示一般在1平方米左右的墓穴,缴纳10年的土地租用费和墓穴管理费,一般不超过2000元。半平方米左右的墓穴,缴纳费用在1000元左右就足够了。

    续租日期是从墓穴到期之日起算,如果已经超出了3年时间,那么续租交费从3年前到期之日起算,也就是说,现在交10年的土地租用费和墓穴管理费后,去除已经过去的3年,该墓穴本次续租时限还剩7年。

    他人代续租须持委托书,办理老墓续租手续的接待时间一般为早8点到14点。办理续租手续时认穴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当年的安葬证前往相关公墓。如果认穴人因身体不便等原因无法亲自办理时,可委托家人办理,但须手写委托书,同时签名,并附上身份证复印件。办理者则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和旧安葬证。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生活困难,连续多年无法续租公墓,无法祭祀祖先。

详细解释

  • 公墓续租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困难,无法续租公墓,无法进行祭祀活动。公墓续租的含义是指连续多年无法续租公墓,无法祭祀祖先,表示生活困难,无法延续祖先的衣钵。

使用场景

  • 公墓续租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生活困难,无法继续祭祀祖先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经济困难的家庭,无法支付祭祀费用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无法提供合适的公墓供人续租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公墓续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祭祀祖先,认为祭祀是传承家族血脉的重要方式。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公墓中安葬自己的亲人,并定期前往祭祀。然而,如果一个家庭生活困难,无法支付续租公墓的费用,就无法继续祭祀祖先,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很大的悲哀和耻辱。

成语结构

  • 公墓续租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公、墓、续、租。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困难,无法续租公墓的情况。

例句

  • 1. 这个家庭生活困难,已经连续多年无法续租公墓,无法祭祀祖先。2.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多人无法续租公墓,无法进行祭祀活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公墓续租"这个成语与生活困难、无法续租公墓、无法祭祀祖先等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法续租公墓,无法进行祭祀活动,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祭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不同地区的祭祀习俗。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家族观念和血脉传承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去世后,我们每年都去公墓续租,祭祀他。2. 初中生:由于经济困难,他们无法续租公墓,无法祭祀祖先。3. 高中生:这个家庭连续多年无法续租公墓,无法进行祭祀活动,非常遗憾。

拆字解意

公墓续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