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蛄在词典中的解释

拼音

注音

繁体

康熙字典

  •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蛄;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80第1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又【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又【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基本解释

基本含义

  • 蛰居于地下的昆虫。比喻隐藏起来的人。

详细解释

  • 蛄是一种蛰居于地下的昆虫,常常用来比喻隐藏起来的人。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人,或者指那些做事低调、不张扬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在形容一个人喜欢低调、不愿意引人注意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隐藏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比如,你可以说一个朋友是“蛄”,表示他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就,或者你可以说一个艺术家是“蛄”,表示他隐藏了自己的才华。

故事起源

  • 据说,蛄是一种蛰居于地下的昆虫,平时不容易被人发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中的一篇《葛覃》。其中有一句诗写道:“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蜩与学鸠,载夫白圭。”这里的“蜩”就是指蛐蛐,而“学鸠”就是指蛤蟆。由于蛤蟆常常蛰居于地下,所以后来人们就用“蛤蟆”来比喻隐藏起来的人,后来演变成了“蛄”。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别的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个蛄,从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绩。2. 她一直隐藏着自己的才华,真是个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蛐蛐和蛤蟆的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蛤蟆蛰居于地下,而蛐蛐是常见的昆虫,将它们与“蛄”这个成语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进一步了解《诗经》中的其他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学习其他形容隐藏、低调的成语,如“韬光养晦”、“藏龙卧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有个同学,他是个蛄,从不喜欢在班级里表现自己。初中生: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才华,真是个蛄。高中生:她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成绩,是个蛄。大学生:他很低调,从不张扬自己的才华,真是个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