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滞
拼音bǎn zhì
注音ㄅㄢˇ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板滞 bǎnzhì
(1) [stiff; dull] 呆板,停止不动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鲁迅《药》
(2) 又如文艺作品或人的神情死板呆滞
近义词
呆板、古板、刻板、呆滞、机械、死板
反义词
灵活、活泼、自然
英文翻译
1.stiff; dull (指文章、图画、神态等呆板)
详细解释
(1).呆板,没有变化。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对句用逆脱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魏 晋 以下之五言,抒情写事,一变前代板滞堆砌之风,在当时可谓为文学一大革命。”
(2).形容表情呆板冷漠。 沙汀 《困兽记》二四:“‘我随便大家。’他板滞的说。”
基本含义
- 形容动作呆板、缺乏生气或灵活度。
详细解释
- 指人或事物动作呆板,缺乏生气或灵活度,不流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表情、动作或语言缺乏灵活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运作不够顺畅。
故事起源
- 暂无明确故事起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的表演太板滞了,缺乏表现力。2. 这个机器人的动作太板滞了,看起来不够自然。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板滞”联想成一块木板,木板是呆板的、没有活力的,与“板滞”的意思相符。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动作、表情相关的成语,如“生龙活虎”、“如鱼得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动作太板滞了,不够灵活。2. 初中生:她的演讲表情太板滞了,缺乏表现力。3. 高中生:这个舞蹈演员的舞姿太板滞了,缺乏舞蹈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