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虎
拼音guǎn kuī hǔ
注音ㄍㄨㄢˇ ㄎㄨㄟ ㄏ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由管中窥虎,只能见其一斑,因以比喻所见狭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行能令》:“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歟!”
基本含义
- 窥视虎口,意指冒险或轻视危险。比喻不顾危险,贸然行事。
详细解释
- 成语“管窥虎”取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中,淮阴侯刘邦攻打赵国,赵王派遣了一个使者前来劝降。淮阴侯刘邦接见使者时,使者想要窥视刘邦的座位,但被刘邦的侍从所阻止。刘邦对侍从说:“我正是那只老虎,你们这是管窥虎呀!”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形容冒险或轻视危险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对危险或困难轻描淡写,不加以重视,贸然行事的场景。也可用于警示他人不要轻率行事。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史书《史记》,记载了刘邦攻打赵国的历史事件。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管窥虎,总是不顾危险,结果往往不尽人意。2. 别管窥虎,这是一次危险的行动,我们要谨慎对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管窥虎”理解为“窥视虎口”,形象地表示冒险或轻视危险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冒险、危险相关的成语,如“骑虎难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管窥虎,不怕摔倒也不怕受伤。2. 初中生:别管窥虎,我们应该先想好应对危险的方法。3. 高中生:他管窥虎,一直冒险挑战自己的极限。4. 大学生:他管窥虎,不顾危险地参加了一次极限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