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饵
拼音lù ěr
注音ㄌㄨˋ ㄦˇ
繁体
基本解释
谓以禄位为诱饵。《宋史·陈仲微传》:“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以啖尝天下之豪杰。”
基本含义
- 禄饵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思是官员的俸禄和百姓的口粮。它用来形容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详细解释
- 禄饵由两个词组成,禄指官员的俸禄,饵指百姓的口粮。官员的俸禄来源于百姓的纳税,而百姓则依赖官员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服务。禄饵成语强调了官民关系的互相依存和相互支持。
使用场景
- 禄饵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官民关系的紧密联系。它可以用来表达官员应该尽职尽责地为百姓服务,同时也提醒百姓要履行自己的义务,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故事起源
- 禄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据说,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田忌为了击败赵国的军队,特意选用了一匹瘦马与对方的好马比赛。田忌的马在第一场比赛中输了,但在第二场比赛中获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像田忌与马的关系一样,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成语结构
- 禄饵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顺序要求。
例句
- 1. 官员应该明白,禄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 百姓的福祉是官员的禄饵,官员应该为百姓谋福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禄饵这个成语与官员和百姓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想象官员拿到俸禄后,再为百姓提供口粮,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图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民关系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一言九鼎”等,加深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的禄饵,我们要好好学习,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2. 初中生:政府应该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福利,这才是真正的禄饵。3. 高中生:官员应该清廉公正,不能把禄饵当成个人的私利。4. 大学生:禄饵的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官员和百姓应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