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筹投钩
拼音tàn chóu tóu gōu
注音ㄊㄢˋ ㄔㄡˊ ㄊㄡˊ ㄍㄡ
繁体
基本解释
犹今言抽签。《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探筹,剡竹为书,令人探取,盖如今之掣籤。”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选补》:“又不择其人之材,而以探筹投鉤为选用之法。”亦省作“ 探筹 ”、“ 探鉤 ”。《后汉书·胡广传》:“ 顺帝 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探筹,以神定选。” 北齐 刘昼 《新论·去情》:“使信士分财,不如投策探鉤。”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小事尚然,岂有伉儷之大,一与之齐,终身不改,而发端之始,乃以探筹抓鬮之法行之乎?”
基本含义
- 指暗示或试探对方的意图或想法,以便做出适当的回应。
详细解释
- 探筹投钩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每个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探指的是探索、试探;筹指的是计划、策划;投钩指的是投掷渔钩。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试探和计划来获得对方的意图,就像投掷渔钩一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交流和互动中试图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它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例如商务谈判、人际关系、政治交流等。
故事起源
- 探筹投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田忌在与赵国的马王孙子比马术时,通过试探对方的马匹实力和计划,最终成功地战胜了对手。这个故事成为了探筹投钩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探筹投钩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探”、“筹”和名词“钩”组成。
例句
- 1.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需要探筹投钩,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2. 他通过探筹投钩的方式,成功地预测了对手的下一步行动。3.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善于探筹投钩,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钓鱼时,需要探索和试探鱼儿的意图,才能成功地投掷渔钩。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际交往和沟通相关的成语,例如“问长问短”、“言简意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在和朋友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用探筹投钩的方法了解他们的策略。中学生: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探筹投钩的方式引导我们思考问题。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通过探筹投钩的方式了解每个成员的意见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