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宪署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nshǔ

宪署

拼音xiàn shǔ

注音ㄒㄧㄢˋ ㄕ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犹宪衔。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庸以宪署,命之崇班,特示加恩,匪用彝典。”参见“ 宪衔 ”。
    (2).犹宪台。指御史之类的衙门。 宋 徐铉 《送宣州丘判官》诗:“宪署游从阻,平臺道路赊。”

基本含义

  • 指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制度。

详细解释

  • 宪署是由“宪”和“署”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宪”指宪法,即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署”指官署,即官方机构。宪署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制度。

使用场景

  • 宪署常用于描述国家法律制度或法律规定,可以用于政治、法律、教育等领域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

  • 宪署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一书中,原指官署的名称。后来,宪署逐渐演变为指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制度。

成语结构

  • 宪署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遵守宪署是每个公民的责任。2. 法院的判决必须符合宪署的规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宪”字理解为宪法,将“署”字理解为官署,将宪署理解为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制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宪法和法律的知识,深入学习宪法和法律的内容和原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遵守宪署,不做不文明的行为。2. 初中生:学习宪署是了解国家法律的重要途径。3. 高中生:在法庭上,律师必须依据宪署进行辩护。4. 大学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宪署的制定和修订。

拆字解意

宪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