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柜
拼音fó guì
注音ㄈㄛˊ ㄍ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放置礼佛用物的柜子。《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正中靠墙设了一个窄窄的佛柜,佛柜上正中供了一尊观音像。”
基本含义
- 指虚伪的表面,掩盖真实的本质。
详细解释
- 佛柜,又称佛门柜,是寺庙中放置佛像的柜子。成语“佛柜”比喻表面上装点得很虔诚、神圣,实际上却是虚伪、掩盖真实本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辞表面上虔诚、正直,实际上却是伪善、虚伪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佛柜”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封神演义》。故事中,有个人在寺庙里偷了一件佛像,然后将佛像放在自己家的柜子里。柜子外表庄严肃穆,但实际上却是藏匿着偷来的佛像。这个故事通过“佛柜”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伪善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表面上对大家很友好,但私下里却是个佛柜。2. 这个政客表面上宣扬公平正义,实际上却是个佛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佛柜”理解为一个精美的柜子,表面上看起来很神圣庄严,但实际上里面却是虚伪的东西。可以通过形象的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伪善、虚伪的成语,如“伪善”、“伪装成语”等,可以帮助拓展词汇和理解这种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表面上对同学很友好,但实际上却是个佛柜。2. 初中生:这个明星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很正直,但实际上却是个佛柜。3. 高中生:政客们在竞选时都会承诺很多,但很多人都是佛柜。4. 大学生:有些公司宣传自己很注重员工福利,但实际上却是个佛柜。5. 成年人: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正直,但私下里却是个佛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