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元
拼音shěng yuán
注音ㄕㄥˇ ㄧ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宋 代礼部试进士第一名称“省元”。礼部属尚书省,故称。又称省魁。 宋 王銍 《默记》卷中:“少年举人,乃 欧阳公 ( 欧阳修 )也,是榜为省元。”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绍兴 二年, 张无垢 九成 为状元,次举省元 樊光远 ,状元 汪应辰 。上语 九成 曰:‘二魁皆卿门人,深用嘉叹。’”
(2). 元 以后称分省考试中式的第一名。 明 李东阳 《鲁编修铎颁诏安南》诗:“命使炎邦帝选才,状元刚去省元来。”《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潘遇 已中过省元,别了父亲,买舟往 临安 会试。”
基本含义
- 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详细解释
- 省元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省”和名词“元”组成。其中,“省”指的是节省、减少,而“元”指的是货币单位,也可以理解为开支或花费。省元的意思就是节省开支,减少浪费的意思。
使用场景
- 省元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提醒人们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情境中。它可以用于家庭生活、商业经营、学习工作等方面,提醒人们合理使用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个叫鲁智深的英雄人物,他在梁山泊聚义的时候,曾经帮助一个叫曾头市的人抓贼。曾头市非常感激鲁智深的帮助,想要给他一些钱作为报酬。鲁智深却坚决拒绝了,说道:“我是个土匪,我抢劫别人的财物,怎么能接受别人给我的钱呢?”他用“省元”来形容自己节约、不浪费的品质。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
例句
- 1.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以便能够更好地省元。2. 商家应该在采购商品时要精打细算,以便能够在成本上省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省元”这个成语与节约、减少浪费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购物时遇到了一大笔开支,但通过节约和减少浪费,最终省下了一些钱,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节约、减少浪费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省元,我每天都会把家里的电灯关掉。2. 初中生:我告诉弟弟要节约用纸巾,这样就能省下一些钱。3. 高中生:我打工赚钱,希望能够省元,为将来的大学学费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