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对
拼音hé duì
注音ㄏㄜˊ ㄉ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审核查对。
[构成]
并列式:核+对
[例句]
核对帐目|核对事实。(作谓语)
近义词
查对
英文翻译
1.check; collate; verify; collating; verification; verifying; checking
详细解释
◎ 核对 héduì
(1) [check]∶审核查对
核对数字
(2) [check off]∶检查或核实以确认
核对报告人的名单
(3) [collate]∶放在一起仔细比较;批判地比较,仔细注意详情细节;对照原文校正
(4) [tally]∶逐项开列或核实[船货、车货或装货]
大副监督装货并逐项核对货物
◎ 核对 héduì
(1) [collation]
(2) 对比的行动;常指周密、细微详尽的比较;比较性的详审;根据比较而作出的详尽整理
(3) 对书籍或散页文稿的校勘;亦指对于一本书的文献学的描述,即用一个公式中的不同符号描述该书的大小、帖码、页码等情况
审核查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恼了,传了 弥轩 去,当堂核对笔跡。”
基本含义
- 核对是指对比、比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差异或一致性,以确认其正确性或准确性。
详细解释
- 核对一词源于书面语,形容对照比对,确认事物的准确性或正确性。在实际生活中,核对常常用于检查文件、账目、数据等,以确保其准确无误。
使用场景
- 核对一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1. 在办公室中,核对文件、合同、报表等,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2. 在购物时,核对收据和商品,以确认购买的物品和金额是否正确。3. 在考试前,核对准考证、考试时间和考场,以确保参加考试的准确性。4. 在旅行时,核对航班信息、酒店预订等,以确保行程的准确性。
故事起源
- 核对一词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的语法和词汇演变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核对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我们需要核对一下账目,确保没有错误。2. 在提交报告之前,请核对一下内容是否准确。3. 在购买商品时,请务必核对商品的规格和数量。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核对的方法是将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1. 想象自己在办公室核对文件的场景,通过实际操作来记忆核对这个词语。2. 将核对与确认事物的准确性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核对这个词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内容,如文件管理、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你的核对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之前总是会核对一遍题目,以确保没有遗漏。2. 初中生:在准备考试时,我会核对一下自己的笔记,以确保没有漏掉重要知识点。3. 高中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会核对一遍引用的文献,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