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约
拼音yú yuē
注音ㄧㄩˊ 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逾约 yúyuē
[pass alloted time] 超过约定的期限
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详细解释
亦作“踰约”。超过预定的规约。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袁娼冯妍》:“其母诣郡陈状云:‘卖此女时才五岁,立券以七年为限。今踰约二年矣,乞取归养老。’” 清 许奉恩 《里乘·雄黄弹》:“又越两年,计已逾约,於无人时,追忆坠欢,不禁潸焉出涕。”
基本含义
- 超过约定的时间或期限
详细解释
- 逾约是指超过约定的时间或期限。它常用来形容未能按时完成承诺或违反约定。这个成语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遵守约定并尽量不要拖延。
使用场景
- 逾约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工作、学习、社交等。当某人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迟到或违反约定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批评或警告。
故事起源
- 逾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记载了汉朝末年王莽篡位后,他任命了一位叫做李通的官员。李通在接受任命后,没有按时到达,王莽因此生气地说:“逾约之人,安可任用!”从此,逾约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逾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逾”表示超过、越过,第二个字“约”表示约定、期限。
例句
- 1. 他逾约了,一直没有按时交作业。2. 别逾约了,我们已经等了你一个小时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逾约这个成语:1. 将逾约这个成语与迟到或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情景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联想。2. 将逾约这个成语与其发音“yú yuē”进行联想,可以想象成“遇约”,意味着遇到了约定的时间或期限。
延伸学习
- 了解逾约这个成语的起源和使用场景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守时”、“迟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逾约了,没有按时参加班级活动。2. 初中生:我不喜欢逾约的人,他们总是拖延时间。3. 高中生:老师说如果逾约交作业将会扣分。4. 大学生: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逾约,以免给他人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