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明器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

明器

拼音míng qì

注音ㄇㄧㄥˊ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明器 míngqì
    [articles to be for the dead] 古代陪葬的器物

近义词

  • 冥具、冥器

详细解释

  • (1).即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 宋 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 明 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礼记·檀弓下》:“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自是 不疑 鬱悒无已,岂有与明器同居,而不之省,殆非永年。”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个大人家出殯,摆设明器,好生齐整,我和你看一看波。”
    (2).古代诸侯受封时帝王所赐的礼器宝物。《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镇抚其社稷。” 杜预 注:“谓明德之分器。”

基本含义

  • 指明亮的器物,比喻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

  • 明器是由“明”和“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表示明亮、清楚,引申为聪明、明智;“器”表示器物、容器,引申为才能、才智。明器一词形容一个人才智出众,聪明伶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赞美一个人聪明才智过人,能力出众。

故事起源

  • 成语“明器”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故事中,吴起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他年轻时曾经在齐国的宴会上担任侍卫,负责照明的任务。有一次,宴会上的灯熄灭了,吴起用巧妙的方法重新点燃了灯,使宴会恢复了明亮。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开始用“明器”来形容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是个明器,解决问题总是很快。2. 她的头脑像明器一样,思维敏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明器”。你可以想象一个明亮的容器,里面装满了聪明才智,代表着一个人的才智出众。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你可以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参加成语比赛等方式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明器,数学题解得非常快。2. 初中生:她的思维敏捷,真是个明器。3. 高中生:他的创新能力很强,是个真正的明器。4. 大学生:他的才智出众,被老师称为明器。以上是关于中国词语“明器”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明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