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颗涷在词典中的解释
dōng

颗涷

拼音kē dōng

注音ㄎㄜ ㄉ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颗冻 ”。药草名。即款冬。《尔雅·释草》:“菟奚,颗涷。” 郭璞 注:“款涷也。紫赤华,生水中。” 郝懿行 义疏:“颗冻即款冬。颗款声转,冻冬声同也。《本草》:‘款冬,一名橐吾,一名颗冻,一名虎鬚,一名菟奚。’”

基本含义

  • 形容心情冷淡,不热情。

详细解释

  • 颗涷指的是心情冷淡,不热情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冷漠,不积极参与或不关心他人的事情。

使用场景

  • 颗涷可以用于描述人的态度冷漠,不关心或不积极参与他人的事情。例如,当一个人对别人的请求漠不关心,不热情地回应时,可以说他的态度颗涷。

故事起源

  • 颗涷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冷冻天气和冰冷的心情而来的,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冷漠。

成语结构

  • 颗涷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颗”表示数量单位,用来形容心情的冷淡;“涷”表示冰冷的状态。

例句

  • 1. 他对别人的帮助总是颗涷的,从不主动伸出援手。2. 她的态度颗涷,对于任何问题都漠不关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颗涷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心像冰一样冷漠,不热情,这样就能够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颗涷,还有许多其他描述冷漠态度的成语,如冷若冰霜、冷眼旁观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态度颗涷,从不和我们一起玩。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的问题总是颗涷的,不愿意回答。3. 高中生:班长的领导风格颗涷,不够热情和亲近。

拆字解意

颗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