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举领
拼音tí gāng jǔ lǐ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tí gāng jǔ lǐng ㄊㄧˊ ㄍㄤ ㄐㄨˇ ㄌㄧㄥˇ
提纲举领(提綱舉領)
同“ 提纲挈领 ”。《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基本含义
- 指在演讲、写作或讨论时,提出主要的观点或要点,以引导或引领整个内容。
详细解释
- 提纲举领是一个用于形容在演讲、写作或讨论中,提出主要观点或要点,以引导整个内容的成语。它强调了清晰的思路和有条理的表达,使得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并掌握重要信息。
使用场景
- 提纲举领常用于演讲、写作、学术报告、会议发言等场合,用以引导讲话内容,使其更加有条理和易于理解。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标的《文心雕龙·提纲》一文。刘孝标在文中提到:“夫提纲者,所以举领人意,使其承接者不迷,所以制文者不遗。”意思是说,提纲是为了引导人们的思路,使其不会迷失,也是为了让写作者不会忘记要表达的内容。
成语结构
- 提纲举领是一个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提纲”、“举”和“领”,其中“提纲”指的是主要观点或要点,“举”表示提出或引导,“领”表示引领或引导。
例句
- 1. 在演讲中,我们要先提纲举领,然后再展开具体内容。2. 在写作时,要先明确提纲举领,再展开详细叙述。3. 在会议发言中,提纲举领是确保讲话内容清晰有序的关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提纲举领”这个成语拆分成三个部分记忆,分别是“提纲”、“举”和“领”。可以联想到在演讲或写作时,先提出主要观点,然后引导听众或读者理解,最后引领整个内容的发展。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演讲、写作和表达相关的成语,如“百发百中”、“言简意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提纲举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2. 初中生:在班会上,学生代表提纲举领了下一个学期的活动计划。3. 高中生: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会先提纲举领,确保逻辑清晰。4. 大学生:在做研究报告时,要先提纲举领,然后展开具体研究内容。5. 成人学习者:在进行商务演讲时,提纲举领是确保传达信息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