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忿
拼音suì fèn
注音ㄙㄨㄟˋ ㄈ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泄愤;泄恨。《管子·法禁》:“以遂忿为勇者,圣王之禁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西域》:“初 贰师 不克 宛 而还也,议者故使人主不遂忿,则 西域 皆瓦解而附於 胡 。”
基本含义
- 满足愤怒之情。
详细解释
- 遂,满足;忿,愤怒。遂忿指满足愤怒之情,指愤怒得到了满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因得到了满足而愤怒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回应而感到愤怒。
故事起源
- 《晋书·郭璞传》记载了一个故事:郭璞是晋代的一个名士,他曾经为他的朋友王敦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支持。然而,王敦却对郭璞的信毫不重视,甚至还嘲笑他。郭璞听说后非常愤怒,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选择了遂忿,将愤怒的情绪藏在心底,没有表露出来。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愤怒得到满足。
例句
- 1. 他听到了对自己的嘲笑,心里遂忿不已。2. 尽管他很生气,但他还是选择了遂忿,没有与对方发生争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遂忿”联想成一个人因为得到了满足而愤怒,想象一个满脸怒气的人。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愤怒相关的成语,如“怒发冲冠”、“怒火冲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得到了一份很差的考试成绩,心里遂忿不已。2. 初中生:她得到了一个不公平的待遇,愤怒的情绪遂忿而起。3. 高中生:他听到了对自己的谣言,心里遂忿不已,但还是选择了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