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报复性存款在词典中的解释
bàoxìngcúnkuǎn

报复性存款

拼音bào fù xìng cún kuǎ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报复性存款 -简介

    报复性存款,指的是一些顾客因对银行的服务不满,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进行存钱,但又符合银行关于储户存钱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于这种现象常称为报复性存款,报复性存款已渐渐成为一种对银行不满的报复行动,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两败俱伤做法,不足效法。

    案例

    一位网友在网帖中讲到早上去建行办点事,领号排队,等了快40分钟终于快到了,这时VIP灯亮了,好家伙直接插队。后面一群人忍,搞了快半小时,又来一个VIP插队!再忍!后面的都忍不住抱怨了,当第3个VIP又要插队时,我前面一哥们走上前问大堂经理怎么回事,他说是VIP。那哥们直接问:怎么办VIP?大堂经理说,交易达5万以上就行了。

    只见他和大堂经理说:“取5万,我也当VIP。”大堂经理直接用VIP把他刷到前面,不用排队。我们后面那个郁闷啊,这个时候那牛人直接取了5万出来,银行职员问他要不要袋子装钱。他说:“不用,我还要存呢。”然后又问了下大堂经理,一次最低存多少钱。大堂经理说10元。那哥们说:“好,10元一次把5万都存进去。”银行员工就傻了,也没办法,一笔笔存,大堂经理不停地劝。估计存了几十次后,银行受不了了。

    也不知道谁报的警,110来了,银行说他影响正常营业。警察问“吵架没?”银行说没有。“动手没?”也没有。他说:“我问过了,最低每次可以存10元,我喜欢慢慢存。”警察说:“你们自己矛盾,自己解决。”银行接着乖乖慢慢帮他存。最后银行来了个什么负责人,又是倒茶又是送水的,人家理都不理。过几个小时后估计他也有事自己走了。

    现象剖析

    现在许多由银行取代单位财务,给单位减负的同时,也给人们减少了不少麻烦,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率,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银行既然有此雄心,就该有应对手段。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不能把活儿揽下了,却把事办得令人恼。

    现实却偏偏是这样,国有银行门前长排队,排长队问题长期缓解不了,有许多事实显示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动力问题,不少国有银行基础业务大量增加,业务网点经办人手却并没有相应增加,有的甚至在减少,就是因为这些基础业务带来的经济效益比不上其他业务。经济利益至上,社会效益淡漠,是银行矛盾激化的根子所在。

    国有银行失去了为普通市民服务的热心,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绝大多数基础性收费项目却偏偏只能指定这些银行办理。正是这种有些荒谬的现实,让民众无可奈何,以致于在矛盾无法调解时,只能用报复性手段发泄一下不满。

基本含义

  • 指为了报复而存放的资金或财物。

详细解释

  • 报复性存款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思是为了报复而存放的资金或财物。它形容一个人为了报复他人而秘密存放资金或财物,以达到报复的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报复的目的性和秘密性,暗示着报复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隐蔽性。

使用场景

  • 报复性存款多用于形容某人秘密存放资金或财物,以达到报复他人的目的。可以用于讽刺某人为了报复而采取的隐秘手段,或者描述某人对敌人进行报复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报复性存款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人们为了报复他人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包括秘密存放资金或财物。这个成语通过形象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成语结构

  • 报复性存款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报复、性、存放、资金。这些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为了报复而秘密存放资金或财物的意思。

例句

  • 1. 他为了报复那个欺负他的人,秘密存放了一笔报复性存款。2. 她一直默默地为自己的报复性存款而努力工作。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报复性存款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报复性存款”与报复的意图和秘密性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暗地里存放资金或财物,以实施报复行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报复相关的成语,如报仇雪恨、以牙还牙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报复的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我的铅笔盒,我要给他一笔报复性存款。2. 初中生:她说了我一句难听的话,我决定存放一笔报复性存款。3. 高中生:他背叛了我的信任,我决定用报复性存款回击他。

拆字解意

报复性存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