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稠
拼音nián chóu
注音ㄋㄧㄢˊ ㄔ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粘稠 niánchóu
(1) [stiff]
(2) 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黑暗中他看不清鲜血的颜色,但是温热的、粘稠的血溅到了他的手上,脸上。——王亚平《非生理性癌扩散》
(3) 有稠密或粘质的浓度、稠度、粘性
混凝土可凝固到十分粘稠程度而仍可使用
(4) [ropiness]∶牛奶等经某种细菌沾染后呈现出的粘性和浓稠状态
近义词
浓厚、稠密
反义词
稀薄
英文翻译
1.thickness; viscous
详细解释
浓厚而带粘性。如:树身上渗出粘稠的油脂。如:一股暗红色的粘稠液体,从伤口流了出来。
基本含义
- 形容液体黏稠、粘性大。
详细解释
- 指液体的黏稠、黏滞程度大,不易流动。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液体的黏稠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粘连、粘附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没有明确的故事起源,是根据事物的黏稠度形成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种胶水非常粘稠,用来粘合东西效果很好。2. 那锅糖稀粘稠,煮得太久了。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粘稠”两个字的发音,将其与液体黏稠的形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黏糊糊”、“黏黏糊糊”等,进一步扩展对于黏稠的形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胶水把纸黏在一起,变得粘稠了。2. 初中生:夏天的空气湿润,感觉像粘稠的水汽包围着人。3. 高中生:这种果酱做得太粘稠了,一点儿也不好吃。4. 大学生:这个实验用的液体太粘稠了,很难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