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云亭在词典中的解释
yúntíng

云亭

拼音yún tíng

注音ㄧㄨㄣˊ ㄊ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 云云 、 亭亭 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 云 亭 仪。”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坛场望幸, 云 亭 虚位。”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 云 亭 。”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淮 东。” 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 隐 ( 罗隐 )欲归 武林 , 駢 ( 高駢 )与宾幕饯於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其祕书监 胡义周 之辞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称。《史记·封禅书》:“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黄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 陈主 ﹞令 世基 作《讲武赋》,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载蹕,礼升中而告成。”

基本含义

  • 指高耸入云的亭子,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详细解释

  • 云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云”是指天上的云彩,象征高远、飘逸;“亭”则是指亭子,是一种小型的建筑物。云亭的基本含义是指高耸入云的亭子,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心胸开阔,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使用场景

  • 云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志向或抱负非常高远,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它可以用来赞美有远见和胸怀的人,也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断追求进步。

故事起源

  • 云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段故事中。故事讲述了杨震在汉光武帝刘秀登基之前,曾经做了一次梦,在梦中他看到了一个高耸入云的亭子,因此他认为这是神示,表示自己有远大的前途。后来,杨震果然出任了官职,并且成为了一位有很高声望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个故事成为了云亭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云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抱负像云亭一样高远。2. 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心怀云亭。3. 只有胸怀云亭的人才能有真正的成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云亭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高耸入云的亭子,代表着一个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将这个形象记在脑海中,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志向和抱负相关的成语,例如“志士仁人”、“壮志凌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建一个云亭,让大家都能在里面欣赏到美丽的风景。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个胸怀云亭的科学家,为人类做出重要的贡献。3. 高中生:他的志向像云亭一样高远,他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拆字解意

云亭词语造句